杯羹能分到一t狂吗真的欢背后散户
最近币圈最火的话题莫过于Blast这个新项目了。说实话,看到朋友圈里那些KOL疯狂刷屏的样子,我都有点审美疲劳了。这个由Blur创始人Pacman操刀的Layer2项目,靠着社交裂变和空投预期,短短几天就吸金超2.6亿美元,不得不说营销确实有一套。 Blast主打的是一个"躺着赚钱"的概念。他们把用户存入的ETH拿去Layer1质押,再把收益返还给用户。听起来很美是不是?但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太清楚这种套路了。说白了就是个升级版的流动性挖矿,只不过披了层Layer2的外衣。 说到空投预期,我得泼盆冷水。按照现在TVL的增长速度,估计很快就能突破10亿美元大关。假设空投总额对标ARB的13亿美元(这已经是相当乐观的估计了),刨去给Blur团队的30%,留给用户的可能只剩3亿左右。你要是存个100U,到头来能分到多少?自己算算吧。 让我告诉你一个扎心的事实:Blast就是个典型的马太效应项目。大户们手里握着百万级别的资金,还能靠影响力拉人头组战队,积分蹭蹭往上涨。而小散户呢?存个几百几千U,最后可能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。 我有个朋友前两天兴奋地跟我说要All in Blast,我直接给他算了笔账:假设你存入1万U,锁定半年,按最乐观估计可能赚个3500U。但你要承担ETH价格波动的风险,还要面对流动性冻结的机会成本。这么一算,年化70%的收益率真的香吗? 首先,我实在不喜欢这种长时间锁定流动性的玩法。要知道,在瞬息万变的币圈,半年时间足够发生太多事了。其次,我对Blast的商业模式也持保留态度。一个Layer2不好好做生态建设,反倒把心思都花在如何让用户"躺赚"上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 不过话说回来,Blast的出现确实给死气沉沉的Layer2赛道扔了颗炸弹。我预测接下来会出现两种趋势:一是其他Layer2项目被迫跟进发币,二是行业洗牌加速。从这个角度看,Blast倒是个不错的鲶鱼。 最后给散户朋友们一个忠告:如果你是冲着暴富去的,可能要失望了。但如果把Blast当作一个普通的DeFi理财项目,控制好仓位,倒也不妨一试。记住,在币圈最重要的永远是风险管理。 P.S. 最近在研究几个潜力赛道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,后续会分享更多深度分析。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你的看法~天上掉馅饼?先看看收益机制
残酷的现实:大户的游戏场
为什么我选择观望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这款Web3篮球游戏太疯狂了!新手一小时上手攻略
- 北汽蓝谷交出亮眼成绩单:前三季度销量猛增91%背后的商业逻辑
- 比特币ETF热潮下,华尔街大佬们都在偷偷布局什么?
- 香港Web3新政:一场数字经济的东风
- 市场观察:当M顶遇上降息预期,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当AI设计师遇上时尚T台:解码服装产业的数字革命
- 币圈老司机的独白:从36到72,我在贪婪与恐慌中悟出的生存法则
- 比特币生态风云录:谁将成为下一个百倍协议?
- 比特币牛市路线图:一位老韭菜的实战经验分享
- 区块链暗池:数字时代的黑箱交易革命
- 以太坊精准布局:两单净赚68点,新朋友的开门红
- Tron(TRX)逆势突围:一匹被低估的加密货币黑马?
- 华尔街正在区块链上重生:股票代币化的前世今生
- Tron(TRX)逆势突围:一匹被低估的加密货币黑马?
- 昨晚ETH空单暴赚37个点,这波操作太爽了!
- 比特币:新型避险王者正在崛起?
- 比特币走势分析:市场情绪高涨,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
- 数字世界的产权革命:Animoca创始人谈Web3未来
- 币圈人必看:USDT交易遭遇冻卡?律师实战解冻经验分享
- 发币即死?区块链创业的金融诅咒有多可怕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