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未来的现香港理大教授基础状与曹建数据设施
记得去年参加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时,香港理工大学数据科学教授曹建农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这位在Web3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,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去中心化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蓝图。 说实话,每次听到"Web3"这个词,我都会想起这十年来互联网的演变历程。就像从只能看报纸的Web1.0,到可以发表评论的Web2.0,现在的Web3.0让人真正"当家作主"了。曹教授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:如果说Web1.0是"只读",Web2.0是"读写",那么Web3.0就是"读写并拥有"。 最近两年,我注意到各国都在抢抓Web3的机遇。香港计划打造虚拟资产中心,北京发布白皮书,连英国都在加紧布局。这让我想起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时期,只不过这次的技术基础更扎实。 曹教授特别强调了Web3的三个关键特征,我觉得这些特征构成了Web3的灵魂: 首先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。想象一下,你在社交媒体创作的内容直接归你所有,平台再也不能随意处置你的数据。其次是真正的数据自主权,你的数字身份完全由你掌控。最后是通过代币化实现价值流转,这让我想起了比特币如何改变我们对"价值"的认知。 在金融领域,DeFi正在重塑传统金融体系。我有个朋友通过DeFi协议借到了贷款,全程没有银行参与,整个过程快得惊人。GameFi和SocialFi的应用也层出不穷,比如某款区块链游戏就让玩家真正拥有了游戏道具的所有权。 但更让我兴奋的是DAO这种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。去年我参与了一个开源项目的DAO,几百号人靠着智能合约就能高效协作,完全不需要传统的公司架构。这让我看到了未来工作的可能性。 不过曹教授也指出,目前的Web3数据基础设施还处于初级阶段。现有的去中心化存储方案,比如IPFS,主要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。但在实际使用中,我发现想要快速检索特定数据还是很困难。 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处理海量的多媒体数据。你知道的,现在的区块链主要处理结构化数据,但我们每天产生的照片、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该如何存储和确权?更不用说还要兼顾隐私保护。 曹教授团队正在研发的协作式边缘计算系统给了我很大启发。这个系统试图将数据、算力和AI服务有机结合,听起来就像是为Web3量身定制的"新基建"。 我特别欣赏他们把算力网络化的想法。想象一下,未来我们可能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分布式算力,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云计算,只不过这次是完全去中心化的。 听完这场演讲,我更加确信Web3不是泡沫。虽然技术挑战确实存在,但像曹教授这样的研究者正在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。也许用不了几年,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真正由用户主导的互联网新时代。 最后想说的是,Web3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。无论是技术研发、标准制定还是监管创新,都需要产学研各界的智慧。我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,能够亲身体验到这个去中心化的数字新世界。Web3时代已经到来
Web3的三大核心特征
创新正在各个层面发生
数据基础设施的挑战
未来的三大支柱
结语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货币周观察:以太坊王者归来,美国监管释放重磅信号
- 稳定币市场迎来新玩家:WUSD强势入驻菲律宾主流交易所
- 市场惊魂夜:加密货币与科技股双双跳水
- 币安理财双币投资迎来重磅升级:投资更灵活,收益更省心
- 比特币逼近2.7万大关,但这些币种涨得更猛!
- 当金融遇上互联网:Robinhood与Coinbase的千亿用户争夺战
- 2025香港金融盛宴:12月10日邀您共襄盛举
- 以太坊为何能在7月成为加密市场的明星?深度解读背后的投资逻辑
- stUSDT强势崛起:DeFi领域的余额宝惊艳登场
- 以太坊2025年能否大放异彩?四位资深交易员的深度对话
- Ark Invest的加密货币投资艺术:他们是怎样做到精准踩点的?
- 8月11日市场前瞻:CPI数据来临,比特币以太坊能否上演螺旋式上涨?
-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,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?
- 从加密神童到阶下囚:400亿美元骗局主谋Do Kwon的堕落之路
- 加密市场回调背后:是危机还是机会?
- 1.9亿美元打水漂?Abraxas惨遭加密货币市场打脸,狗狗币的多空大战更精彩
- 比特币玩家注意了:Mt.Gox还款延期背后暗藏玄机
- 虚拟货币司法变现的温州探索:一场与时俱进的金融创新实验
- 深夜币圈实盘:8月9日凌晨三大主力币种实战指南
- 市场风向突变:以太坊成新宠,机构抢筹模式全解析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