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视角 >>正文

被打的破了魔咒吗加密要市场四年

视角58人已围观

简介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当比特币价格飙升的时候,总会有人跳出来说"这次不一样"。但这次,我不得不承认,情况可能真的变了。历史的回声:四年周期的铁律还记得2013年那个疯狂的圣诞节吗?比特币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。四年后的2017年12月,历史再次重演,价格逼近2万美元。然后又是四年后的2021年11月,6.9万美元的高点让多少人彻夜难眠。这种神奇的四年周期... ...

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当比特币价格飙升的时候,总会有人跳出来说"这次不一样"。但这次,我不得不承认,情况可能真的变了。

历史的回声:四年周期的铁律

还记得2013年那个疯狂的圣诞节吗?比特币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。四年后的2017年12月,历史再次重演,价格逼近2万美元。然后又是四年后的2021年11月,6.9万美元的高点让多少人彻夜难眠。

这种神奇的四年周期可不是巧合。在我看来,它有三大支撑点:首先是减半效应,就像比特币的"产能调控";其次是市场共识形成的集体心理周期;最后是散户主导的市场特性——大家总在相似的时间点做出相似的决定。

机构进场:游戏规则的改变者

但这次的情况让我想起2017年自己在交易所熬夜盯盘的场景。那时候的交易大厅充斥着各种表情包和"to the moon"的口号,而现在?我们看到的是贝莱德、富达这些传统金融巨鳄的身影。

说个真实的故事:最近我在和一个华尔街的朋友聊天,他们团队现在每周都要开加密资产配置会议。这在三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!这些"正规军"带来了几点关键变化:

1. 资金体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,一个ETF的规模可能就抵得上过去整个散户市场

2. 交易策略更理性,不会因为一个推特就集体抛售

3. 持仓周期更长,更像是价值投资而非短线赌博

美联储的"加密蝴蝶效应"

有趣的是,我发现2026年5月这个时间点特别值得玩味。那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刚好卸任,而历史告诉我们,美联储换届往往伴随着市场动荡。

记得2018年耶伦交棒给鲍威尔时,市场那个惨烈啊。如果历史重演,2026年的主席交接恰好可能成为本轮周期的转折点。这不是巧合,而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自然结果。

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

从我个人经验来看,与其纠结于精准预测顶部,不如做好以下几点:

1. 建立适合自己的止盈策略,比如分批卖出

2. 关注稳定币供应量这个"市场燃料表"

3. 警惕山寨币的"提前见顶"现象

4. 永远只用自己能承受损失的资金投资

说实话,我现在持有的比特币仓位比以往任何周期都要重。不是因为我有内幕消息,而是看到了市场结构的根本性变化。但我也在密切关注那些可能打破牛市的因素,比如机构杠杆的风险敞口。

最后想说,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。无论四年周期是否延续,保持学习和适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。毕竟在这个领域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

    视角

    最近在刷行情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次大行情来临前,市场总会呈现出这样特殊的节奏——比特币打头阵,以太坊定基调,最后山寨币集体狂欢。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,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出场顺序。从狗狗币看市场情绪说到DOGE,这个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记得上个月它又一次在0.2美元这个"生死线"上玩起了心跳游戏,我都替它捏把汗。但事实证明,这个位置的支撑比想象中还要坚挺。Setupsfx这位分析师... ...

    视角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Web3身份困局: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字身份证?

    视角

    记得Vitalik Buterin那篇轰动业界的文章吗?他在《去中心化社会:找寻Web3的灵魂》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概念——"灵魂绑定代币"(SBT)。这个想法简直太妙了!它试图让冰冷的区块链也能承载人类社会的信任、声誉和关系网络。但现实总是骨感的,至今我们还没找到那个完美的Web3身份解决方案。Web3身份的先天缺陷先说个很现实的问题:在Web2世界,我们至少知道手机号、身份证背后是个活生生的... ...

    视角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监管趋严与赛道创新并行

    视角

    今天早上喝咖啡时刷到几条新闻,让我这个金融老兵都忍不住感叹:加密市场这个"淘金热"真是愈演愈烈了!监管风暴来袭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这次玩真的了!他们要引进纳斯达克那套"鹰眼"监控系统来盯紧加密货币市场。说实话,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监管机构的手忙脚乱。现任代理主席Caroline Pham的说法挺有意思,这套系统不仅能自动预警,还能进行"跨市场分析",说白了就是要把... ...

    视角

    阅读更多